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创纪录低温、极端暴雨……极端天气频发,如何应对? 正文
时间:2025-10-25 07:46:28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焦点
创纪录低温、极端暴雨……极端天气频发,如何应对? 编辑:汤晓雪 来源
北京,创下1951年来12月最长连续低温纪录;河南,端暴端天经历了1961年以来最冷12月中旬;山西,雨极应对依然处在持续低温中。气频越来越频发的发何极端天气,该如何应对?创纪《新闻1+1》邀请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院长袁宏永,录低共同关注:创纪录低温,温极极端气候的端暴端天又一轮启示?
此轮寒潮天气影响及应对
12月25日,山西大同,雨极应对最低气温为零下20摄氏度,气频保供暖是发何现在这座城市的大事儿。在河南,创纪持续的低温天气,让河南经历了1961年以来最冷的12月中旬。在山东烟台和威海,近期暴雪,也让两座城市的积雪深度,突破了历史极值。此次低温天气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城市在怎样应对?
12月份最强寒潮已经结束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 周兵:这次大范围降温,尤其是12月份最强寒潮已经结束。冷空气是冬季的主要天气过程,近期,在内蒙古东部、东北中部和北部等地区还会受到冷空气的影响,有4℃到6℃左右的降温,部分地区会出现小到中雪。所以,整个回温是开始了,但部分地区还会受到冷空气的影响。
专家称12月份气温非常异常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 周兵:12月份,总的温度变化就是跷跷板、过山车一样。在12月3日到13日左右是异常的暖,接下来14日到23日左右是异常的冷。经过这暖冷的转换以后,即将又迎来了一个比历史同期可能要偏暖的时期,所以12月份的气温是非常异常。
2024年有可能是更热的一年,也可能是极端天气更加频繁、强大的一年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 周兵:今年的极端天气,尤其是今年成为1850年以来最暖的年份,基本上成为事实。因为厄尔尼诺已经大大推高了变暖的幅度,明年是厄尔尼诺次年,极端天气将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在历史上,像2020年“超级暴力梅”,1998年、2016年等,南方地区也都出现了洪涝灾害。所以说,2024年有可能会成为更热的一年,同时也是极端天气可能会更加频繁、更加强大的一年。
极端天气频繁,如何长期应对?
今年以来,极端天气现象不算少。除了此轮创纪录的低温天气,今年夏天,华北地区也经历了历史罕见的极端暴雨过程,引发了不小的自然灾害。灾害之后,应急管理部、水利部等相关部门,对长期的防洪防涝相关工作做了部署,国家层面也加大对建设防灾减灾体系的资金支持。
应对极端天气频发,未来要做怎样的准备?
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院长 袁宏永:①科学研究上,要去研究极端灾害天气发生、包括引发次生衍生灾害的规律,它在什么时候会发生,发生以后对整个城市社会的影响,最严重的节点和社会不可承受的灾害链,是什么样一种形式表现出来,这在科学上要去做研究和准备。②在行动上,要提高城市和社会的韧性,要提高监测预警能力,提高抢险救援能力,提高城市和社会的灾后恢复能力。这三个能力的建设和预判能力的提高,将来就可以对我们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做好准备。
玫瑰花再制奶酪的研制(一)2025-10-25 07:37
川普要伊朗「無條件投降」!美股全黑|天下雜誌2025-10-25 07:35
海拔4900米的曲布村书香弥漫2025-10-25 07:25
天然电解质,席卷饮品界!绿健源大健康100%椰子水,开启夏季攻势!2025-10-25 06:58
榆林市市场监管局开展肉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2025-10-25 06:22
财政护航学前教育 绘就普惠民生画卷2025-10-25 05:46
泉州市雨水强势上线 有望带来降温2025-10-25 05:42
成都南玻三线点火成功!,企业经营2025-10-25 05:19
果汁市场又杀出一匹黑马,初饮复合果汁火爆来袭,速来代理吧!2025-10-25 05:14
本周郑州多云或晴天为主 气温回升最高31℃2025-10-25 05:11
亚洲限定特典!《星舰铳犬》PS5&NS实体版 9月11日正式发售2025-10-25 07:43
潜江:荒地蝶变共享花园2025-10-25 07:36
天下財經週報:台幣匯率還會再升值多少?|天下雜誌2025-10-25 07:13
男子玩“飞鹰游乐”坠亡 两名责任人被刑拘2025-10-25 07:04
幼儿园对万圣节“过度重视” 市民:陪孩子过个节 咋成了强制任务?2025-10-25 06:33
昭通市职工球类运动会燃情启幕 永善巧家篮球揭幕战引爆全场2025-10-25 06:30
RTX5090D反向输出 在海外被高价倒卖 接近4万元!2025-10-25 06:29
海拔4900米的曲布村书香弥漫2025-10-25 05:53
中国能建浙江火电承建的甘肃金塔中光光热项目光热机组实现满负荷运行2025-10-25 05:53
登山、潛水、溯溪,光靠意外險不夠!戶外運動3險種比較|天下雜誌2025-10-25 05:22